专场:自动化到智能化测试工具
本论坛聚焦测试工具向智能化升级的核心技术实践,围绕智能体协同、自主规划、测试用例自主生成、智能执行与分析、缺陷智能诊断等前沿方向,凸显测试工具演进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包括新一代测试工具如何借助AI技术和AI模型驱动平台、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更高效的质量保障、流程持续优化等关键能力,推动测试从“被动执行维护”向“主动进化迭代”跨越。本论坛将以专业视角解读这一演进的价值内核,汇聚行业力量探讨智能测试工具的实践落地与未来方向。
专场出品人:张晔
腾讯PCG质效技术负责人、研发效能专家、AI Agent构建者
人工智能研发及产业应用工作委员会委员,具备8年企业级教练和2年咨询顾问经验。具备丰富的跨领域(互联网、金融、通信)的工程效能、AI 提效辅导经验。《软件研发效能权威指南》、《现代软件测试技术权威指南》、《敏捷(精益)教练能力模型白皮书》、《开发运维一体化 能力成熟度模型》等书籍、标准作者。
罗曼
群核科技 测试开发专家
群核科技 测试开发专家,先后就职于新浪、51信用卡、群核科技等公司,现为杭州群核科技平台网站组测试负责人,自动化能力建设负责人。从事软件测试行业10余年,参与自动化相关工作6年多。
待定
待定
群核科技接口自动化能力的发展
接口自动化已经成为业内日常回归测试的标配方式,但自动化用例的编写和维护成本依然很高,成为制约效率提升的瓶颈。群核科技深刻洞察这一痛点,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自动化的人效比。我们整合了现有的测试平台,结合强大的AI能力,实现了自动化能力的升级。不仅帮助自动生成和维护测试用例,还能精准定位问题,大幅减少人工干预,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测试执行。通过这些举措,群核科技成功用更少的人力投入撬动了更大的自动化价值,极大提升了测试团队的生产力和质量保障能力。

内容大纲
1. 群核科技接口自动化建设的发展与挑战
    1.1 从脚本化到平台化的演进
    1.2 遭遇的瓶颈与痛点
2. 接口自动化与流量录制回放的协同应用  
    2.1 流量录制回放的初衷
    2.2 从Kudiffy到Kurepeater的探索
    2.3 Kurepeater替代接口自动化的局限
    2.4 接口自动化与流量录制回放的优势互补
3. 自动化平台能力进一步提升策略
    3.1 自动化人效的进一步提升
    3.2 AI能力的集成与探索
4. 收益总结与未来展望
    4.1 已取得的成效
    4.2 下一步规划

听众收益
该分享内容是群核科技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希望可以给同行一些启发和借鉴。
胡涛
中国银联 高级研发工程师
主要负责中国银联测试工具体系与技术平台的构建,涵盖测试资产管理、环境全链路实时监控、功能/性能/高可用性测试自动化等核心模块的平台化整合与工具链研发。通过平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驱动测试转型,为核心交易转接清算关键金融系统提供全链路的质量保障。
待定
待定
用智能测智能 - 智能体测试工具体系建设实践
面对以AI Agent(智能体)为代表的智能应用的应运而生,智能体的非确定性输出(如多轮交互中的幻觉累积)、动态环境感知(跨模态决策)、持续自优化行为等特性,使得传统的测试工具和方式无法量化概率性行为,难以覆盖伦理偏见、多轮幻觉等长尾场景。因此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具备同等智能水平的测试体系,以动态闭环实现“以智治智”。

内容大纲
1. 智能体系统的质量挑战深度解构
    1.1 动态行为:非确定性输出、多轮交互依赖、环境感知决策
    1.2 认知复杂度:意图理解、规划反思(Plan-Reflect)、多智能体协作
    1.3 多模态依赖:文本、视觉、工具调用的融合能力验证
2. 智能体测试的评价体系
    2.1 量化评价模型(准确性、可信性、效能)
    2.2 动态评价实施框架
3. 测试工具的智能化实现
    3.1 测试智能体集群自治架构
    3.2 调度执行智能化引擎
    3.3 “执行→分析→进化”闭环迭代
4. 落地实践与价值验证
    4.1 金融场景下的落地实践
    4.2 量化收益和质变价值
5. 总结&展望

听众收益

1. 对测试智能体的工具建设有启发
2. 提供用智能测智能的工具建设方法
敬请期待
......
.....
待定
待定
敬请期待
....
关注QECon公众号
议题投稿
lijie@qecon.net
商务合作
151-2264-3988  木子
票务联系
135-2067-8913  郭梦媛
媒体合作
135-1619-6409  皮皮
添加QECon小助手,获取
会议最新资讯
购票咨询
13520678913  郭梦媛
服务总线
400-183-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