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议题聚焦:什么是服务多活建设?为什么做多活演练?如何进行实战演练?实战演练的方案和流程,缺点(项目周期长、人力浩荡、验证时间窗短 、case阻塞率和问题定位)?按季度的实战执行对于快速迭代的业务来说,保障频次不够,如何在日常保障多活有效性,通过部署线上染色环境,圈选核心链路注入断网故障模拟,结合自动化演练降低多活问题发现成本,前置披露问题并解决,使真实演练更高效。同时归类总结模拟自动化演练可发现的问题场景,前置披露并解决70%的多活问题,但由于模拟测试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仍有30%的问题类型需要在实战阶段发现。建设高频模拟结合低频实战的模式,保障业务多活的高可用性。
1. 当前业务面临的痛点:
1.1 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
1.2 单地域/单机房架构风险集中
1.3 传统灾备演练成本高、周期长、效果差,无法满足敏捷的业务需求
2. 思考与方向
2.1 从“灾备”到“多活”:业务流量在任何故障场景下可平滑切换,用户体验无损或体验降级可控
2.2 从“手动”到“自动”:建立常态化、自动化的演练机制,将稳定性验证融入研发流程
2.3 从“假设”到“实证”:通过真实流量演练,暴露真实问题
2.4 核心目标:通过演练,最终实现“敢故障、能发现、快恢复、可复盘”的韧性系统
内容大纲
1. 多活演练的目的
1.1 多活架构与演练概述:多活架构的本质与价值,演练的重要性
1.2 多活演练的核心目标与挑战:验证架构可靠性、团队应急能力和完善监控预警体系
1.3 多活的技术挑战与问题:数据一致性挑战、流量调度复杂性、演练效率瓶颈等
2. 真实演练的方案
2.1 演练规划与准备:明确演练范围和目标,确定业务系统、基础设施组建、关键技术指标,根据业务特点设计核心测试
用例
2.2 演练内容与流程:明确测试同学的职责和流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测试用例
3. 前置模拟方案
3.1 模拟环境搭建:如何仿真搭建问题,在不影响真实数据的情况下验证测试用例,考虑环境隔离与控制
3.2 故障注入与模拟:确定业务稳定性、确定验证手段有效性,通过自动化/流水线演练执行
4. 自动化演练建设
4.1 整体流程设计:前置校验(自动)->注入故障(人工)->故障表现(自动)->故障恢复(人工)->注入故障(自
动),通过整套流程设计,验证数据一致性,功能是否完全恢复正常
4.2 技术选型与抉择:选择自动化测试+人工的组合模式的原因,专项演练用例的设计与实现(用例的目的为了验证特
定故障下的状态),用例指标的量化(响应时间、成功率等)
4.3 遇到的“坑”与精细化处理:流程层面人工操作和环境清理,技术层面是否是真的执行成功,以及case的稳定性保证。
5. 模拟演练暴露问题&收益情况
5.1 暴露问题:
5.1.1 配置问题:强制读主配置-视频无法播放,原因是剧集付费类型服务缓存失效会强制读主库,导致ogv播放大部
分case失败。redis跨机房访问-品类聚合页无数据展示,核心网关接口调用超时
5.1.2 服务无多活节点:核心服务的依赖服务无004节点,通过模拟前置暴露
5.1.3 业务逻辑问题:会员投放付费资源位展示异常,长短评页面展示异常
5.1.4 流程问题:前置sop准备,包括用例集,APP包准备等
5.2 量化收益:效率收益(人力投入/演练时长/演练频率);质量收益(问题发现量等)
6. 模拟方案的局限性
6.1 接口级联超时无法还原,模拟仅针对核心服务注入断网,无法做到全链路拓扑断网的仿真
6.2 测试数据的冷热选择,决定是否触发缓存回源场景,可以暴露跨机房访问问题,模拟时需注意
6.3 人性因素与应急响应:演练的心理压力与真实故障不同
听众收益
1. 一套可复用的方法论体系: 获得从0到1构建多活演练体系的清晰路径(设计原则、阶段划分、场景设计),避免盲目开始和踩坑。
2. 具体的技术选型与避坑指南: 了解在数据一致性、流量调度、故障注入等关键技术点的选型思考、实践方案以及我们遇到的具体“坑”和填坑方案,节省大量调研和试错成本。
3. 多活结合自动化建设的思路:了解如何利用UI自动化和接口自动化提高测试效率
4. 对极限边界的认知: 了解哪些Case无法通过仿真完全覆盖,以及相应的架构级应对策略,帮助您更全面地评估系统风险,设计更健壮的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