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 Vibe Coding 专场
“技术的Vibe Coding专场”聚焦开发者“开发流状态”的工程新范式,在代码质量、协作效率、系统可维护性间寻找动态平衡,兼顾代码质量保证与复杂系统的分解与引导。
本专场主要聚焦三方面:
- 理念碰撞
:当“快速迭代”遇上“稳定架构”,“个人编码习惯”碰撞“团队规范”,如何定义新时代代码健康度?
- 工具进化:工具链如何重塑开发节奏?既是技术优化,更是对开发者注意力的极致尊重。
- 反模式警示:揭秘“看起来很美”的实践背后的致命陷阱。
这是专为开发者打造的技术分享与实战交流活动。一线技术专家将围绕前端架构、AI应用、系统设计、效率工具等展开深度分享,结合真实项目案例解析、现场live coding演示、开发流程展示与互动问答,让参与者带问题来、带收获走,少点浮夸,多点干货。

专场出品人:汪晟杰 
腾讯 资深产品专家
腾讯资深产品专家,20年工作经验,负责腾讯云开发者AI代码助手产品规划设计与运营,十多年协作SaaS和 SAP 云平台、SuccessFactors HCM、Sybase 数据库、PowerDesigner 等产品的开发经理,在软件架构设计、产品管理和项目工程管理、团队敏捷、AI研发提效等方面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伍斌
独立AI应用咨询师
(网名和曾用笔名“吾真本”,自媒体名“大厨程序员吾真本”)作为独立AI应用咨询师,正在创作一系列全民化AI编程的图书,已出版《氛围编程:AI编程像聊天一样简单》。他拥有30多年的IT行业经验,在软件开发、测试、项目管理及工程实践方面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在Thoughtworks公司工作的8年间,他协助多家国内大中型企业优化IT部门开发流程,提升了软件质量与开发效率。近两年,他专注于AI技术的应用探索与推广,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实用的AI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有效应对实际业务挑战。
待定
待定
我没有用Vibe Coding写生产代码,而是先写好测试代码
目前国内企业的测试与开发人员在使用AI生成代码或维护已有系统的生产代码时,需要配套自动化测试进行端到端测试和API测试以确保代码的功能质量。然而,让AI编写端到端和API测试代码时面临三大核心痛点:
1)难以撰写精准的提示词,让AI生成全面覆盖关键功能测试场景的用例及代码
2)难以确认AI生成的测试代码在"声明层面"是否覆盖了关键功能测试场景
3)难以验证AI生成的测试代码在"运行时"是否有效覆盖关键功能测试场景

本演讲提出"声明时三场一表+运行时故障注入"方法(即利用冒烟、happy path和sad path三类场景结合决策表指导AI生成有效的功能测试代码,并通过“理测评解”和故障注入依次验证测试代码在声明时和运行时的有效性),为解决这些痛点提供了全新思路。这使测试与开发人员能通过自然语言与AI对话生成实用有效的功能测试代码,从而有效保障生产代码质量。

内容大纲
1. 使用Vibe Coding生成端到端测试代码的现实挑战
    1.1 难以撰写精准提示词,使AI生成全面覆盖关键功能测试场景的用例及代码
    1.2 难以确认AI生成的测试代码在"声明层面"是否充分覆盖关键功能测试场景
    1.3 难以验证AI生成的测试代码在"运行时"是否有效覆盖关键功能测试场景
2. "声明时三场一表+运行时故障注入"方法应对挑战
    2.1 结合冒烟、happy path和sad path三类场景与决策表,指导AI生成有效功能测试用例与代码
    2.2 AI辅助“理测评解”审核AI生成的测试用例的完备性以及测试代码声明的准确性
    2.3 通过故障注入验证测试代码的运行时有效性
3. 实战:利用Vibe Coding生成并验证Saleor Commerce开源电商系统的端到端与API测试
    3.1 实战案例背景与测试需求分析
         - Saleor Commerce系统介绍:GitHub 2.2万星标的API优先电商平台(https://github.com/saleor/saleor),
           基于GraphQL API的现代化架构
         - 复杂业务规则挑战:折扣系统包含catalogue promotions(目录促销)和order promotions(订单促销),
           支持复杂的嵌套条件组合
         - 测试覆盖难点:传统人工测试分析难以覆盖多维度业务规则组合,容易产生测试盲点
    3.2 基于实战案例,应用冒烟、happy path和sad path场景结合决策表指导AI生成功能测试用例与代码
          - 冒烟场景设计:WebUI核心系统功能验证
             应用启动与基础页面 → 用户认证基础功能 → 产品展示核心功能 → 购物车基础操作 → 结账流程入口
          - Happy Path场景设计:WebUI完整购买流程
            用户注册登录 → 产品浏览与选择 → 购物车操作→ 结账 → 支付 → 订单确认与完成
          - Sad Path场景设计:GraphQL API异常处理验证
           库存不足 → 无效商品型号(变体) → 地址验证失败 → 支付处理失败 → 配送方式问题 → 用户权限问题  
           - 决策表技术应用演示:GraphQL API折扣规则组合测试
             无折扣 →整单折扣 →特定产品折扣 →目录促销+整单券组合 →目录促销+特定产品券组合→ 运费折扣券 →
             无效折扣码
    3.3 针对实战案例,用AI辅助审核AI生成的测试用例的完备性以及测试代码声明的准确性
    3.4 针对实战案例,用AI辅助通过故障注入验证测试代码的运行时有效性
           - 核心理念:Test the Tests(测试测试本身)
           - 通过在Saleor业务代码中主动引入错误,验证AI生成的测试代码是否能准确捕获这些错误,从而证明测试的
             运行时有效性。
4. 总结
从AI生成端到端和API测试代码的三大痛点出发:提示词撰写难、声明时覆盖难确认、运行时有效性难验证。通过以Saleor Commerce开源电商系统为例的"声明时三场一表+运行时故障注入"方法实战演示,展示“冒烟 + Happy Path + Sad Path + 决策表”的组合能够覆盖软件功能测试80-90%的关键场景,为这些长期困扰测试与开发人员的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特别是在GraphQL API和复杂业务规则系统中,决策表技术显著提升了AI生成测试的精准性和完整性。

听众收益
1. 掌握系统化AI功能测试方法:获得"声明时三场一表+运行时故障注入"的完整方法论,学会用决策表技术系统化分解复杂业务规则,可立即在GraphQL API项目和传统REST API项目中应用。
2. 提升AI协作效率:学会构建基于决策表的精准提示词,将AI测试生成的功能覆盖率从传统手工的40-50%提升到80-90%,减少与AI多轮对话的时间成本,显著提高一次性生成有效测试代码的成功率。
3.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掌握从声明时覆盖性检查到运行时有效性验证的双重保障机制,学会识别和避免"测试覆盖率虚高"的风险,建立可信赖的自动化测试体系,特别适用于微服务架构、API优先电商和现代化API系统。
 
敬请期待
......
.....
待定
待定
敬请期待
....
关注QECon公众号
议题投稿
lijie@qecon.net
商务合作
151-2264-3988  木子
票务联系
135-2067-8913  郭梦媛
媒体合作
135-1619-6409  皮皮
添加QECon小助手,获取
会议最新资讯
购票咨询
13520678913  郭梦媛
服务总线
400-183-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