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软件工程能力:从单点到规模化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新的起点,全面云化、智能化、软件定义一切的潮流下,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和实践,已经和我们每一位IT人息息相关了。尤其很多企业已经走过了从 0 到 1 的工具小范围试点阶段,那么在 1 到 N 的规模化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平台产生更好的效能?如何更好地保障质量,应对规模化带来的问题? 软件工程能力的升级有哪些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
5月20日 14:00-17:30 (周六)
北京现场+线上同步直播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新的起点,全面云化、智能化、软件定义一切的潮流下,全面提升软件工程能力和实践,已经和我们每一位IT人息息相关了。尤其很多企业已经走过了从 0 到 1 的工具小范围试点阶段,那么在 1 到 N 的规模化发展阶段,如何通过平台产生更好的效能?如何更好地保障质量,应对规模化带来的问题? 软件工程能力的升级有哪些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
QECon质效城市论坛【北京站】
QECon质效城市论坛【北京站】
乔晓琳  贝壳找房效能专家 
分享内容:
现任贝壳找房基础研发线工程效率专家。深耕工程效率、DevOps、研发效能等相关领域10余年,历任联发科、乐视、贝壳工程效率部门,具备多个行业DevOps转型与落地、研发效能度量与实践的经验。
无论是互联网行业整体降本增效的大背景,还是公司内部面临的研发产出与成本度量的挑战,研发效能的度量亟需从传统的数据汇总和图表展示转换到基于MARI(度量-分析-回顾-改进)方法论的效能洞察和效能实践上来。研发效能这几年是个非常火热的话题,很多大公司大企业都在高举高打,但是真正落地到实处、从客观数据到主观体感被认可的效能实践却寥寥可数,这中间巨大的鸿沟是如何产生的,我会基于贝壳近三年的效能之路做一下分享。


分享主题1:贝壳研发效能实践分享
分享主题2:软件质量工程行业标准解读
韩思齐  国信通院云大所高级业务主管
分享内容: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云计算部高级业务主管,云上软件工程社区负责人,主要从事云计算与软件工程领域标准制定、技术与产业研究等工作,主导编写软件质量工程、效能度量、测试成熟度模型等行业标准和白皮书,及云原生AI等国际标准。
云上软件研发为产品快速交付提供了强大助力,但交付速度与质量的平衡问题已愈加凸显,需将可靠交付工作从软件测试层次提升到质量工程的更高层次上,贯穿整个软件研发生命周期,建立一个质量保证与改进的闭环,形成全员质量文化。《软件质量工程能力要求与评估方法》行业标准经过众多专家共同打磨,将正式发布并解读,质量工程总体架构包括质量策略、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度量与改进等维度,围绕全生命周期系统性地开展质量保障工作。此外,构建了软件质量工程成熟度模型,为各行业企业对其软件质量工程体系进行构建、评估和改进提供参考。
分享主题3:质量保障在规模化挑战中的关键实践
王利鹏   京东科技测试专家
分享内容:
京东科技测试专家,测试窝社区质效无双联合出品人。擅长电商领域大促备战、自动化效能提升、DevOps等,2022年618及双十一担任科技备战大促压测总架构师,保障大促系统稳定。带领团队多次承接集团级科技内部大型项目的顺利交付。曾多次获得最佳讲师、大促优秀个人、DevOps等奖项。
随着软件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规模化软件开发项目愈发普及。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以确保软件质量显得至关重要。本次分享将探讨在规模化挑战下如何实施关键质量保障实践,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启发和收获。
分享主题4:开源模式下的平台工程大规模实践
曾庆国   KubeVela 社区 Maintainer 阿里云技术专家
分享内容:
长期从事应用持续交付、可观测、基础设施管理等云原生领域,积累大量基于 Kubernetes 的云原生应用管理平台建设经验。曾帮助工业互联网、金融和企业办公等多个行业头部用户完成云原生 DevOps 转型。ArchSummit、Gopher、SDCon、开源峰会等大会讲师。
1. 平台工程背景
    什么是平台工程;
    国内外关于平台工程的讨论和观点;
2. KubeVela 社区关于平台工程的布局
    核心技术设计;
    社区生态运营;
    社区标杆实践案例介绍;
3. 阿里云关于平台工程的实践
    内部大规模开发者平台演进经验;
    平台类云产品的演进经验;
4. 总结和展望
    在开源模式驱动下国内平台工程的演进之路
    企业如何匹配合适的平台工程实践方案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