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H-VQA:iMatch算法在AIGC质量评测中的实践
文生图(T2I)模型的爆发式增长(如Dreamina、DALL·E3)大幅降低了创作门槛,但图文匹配度评估成为核心瓶颈。传统方法无法全面量化图像与文本的细粒度对齐(如元素位置、语义一致性),导致两大痛点:
1. 评估失效:多模态大模型对结构性问题(如“左侧人物缺失”或“色彩与描述不符”)挖掘能力不足,人工审核主观性强且效率低下。
2. 业务制约:AIGC生成内容在广告设计、社交分享等场景中,因匹配偏差引发用户体验下滑(如用户投诉“图文不符”率达行业均值15%以上)。
微信IHVQA算法团队聚焦“如何建立科学、可量化的图文匹配黄金标准”,以CVPR2025竞赛为突破口。比赛由抖音与南开大学主办,目标开发跨模态评估基准(EvalMuse数据集),推动AI生成内容的技术演进。思考方向包括:融合人类细粒度需求(如元素级评分)、构建公平评测体系,并为微信生态内AIGC应用(如视频号AI特效)提供质量校准支撑。
内容大纲
1. 问题分析与核心挑战
1.1 背景
1.2 当前问题
1.3 核心挑战
2. 技术抉择与创新解法
2.1 技术选择
2.2 iMatch创新解法
2.3 创新总结
3. 质量与效能收益
3.1 iMatch算法效果
3.2 iMatch算法落地应用
3.3 iMatch算法跨界应用
3.4 思考与AIGC质量算法未来畅想
听众收益
1. AIGC类评测问题的分析思路
2. 自研质量模型性能提升方法论
3. 如何有效将质量算法与业务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