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多终端质量保障 
在万物互联和AI迸发的当下,如何确保产品在不同设备、操作系统上的一致性体验与卓越性能?多终端质量保障专场 聚焦多设备、终端、平台下的质量挑战与保障策略,汇聚业界专家共同探讨终端质量的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探讨在AIGC浪潮下终端质量如何保持技术先进性,如何利用AI能力优化测试流程,提升测试效率,实现高效高质量的多端品质与用户体验,跟行业专家一同揭示未来趋势,分享实战案例,携手构建无界而卓越的全场景多端质量护航体系。
专场出品人:赵跃兵 
阿里巴巴钉钉技术风险部 高级测试开发专家
花名:南琛,10年测试开发经验,专注服务端领域测试架构,2016年加入阿里巴巴,历年负责过天猫双十一大促稳定性保障、大淘宝技术服务端稳定性、安全生产等领域工作,从0到1搭建电商服务端SRE稳定性体系,负责JVM-Sandbox开源及模块生态建设,repeater开源项目作者,现负责钉钉技术风险与效能中心工程平台建设,致力于打造稳定、高效、高质量的测试体系,助力更多组织加速进入数字时代。
鲍红磊
微博 高级测试开发工程师
微博质量保证团队  
高级测试开发工程师  
目前负责微博测试中台架构设计和系统开发,保障微博、新浪新闻等产品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专注于测试效率的提升和方法的创新,热衷于利用AI、图像处理、智能硬件等构建新的测试手段和方法。
待定
待定
鸿蒙端UI自动化测试开源框架-HDriver
1. 填补鸿蒙端无开源UI自动化测试框架的空白。鸿蒙作为后起之秀,其生态不像Android和iOS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那样完善,在UI自动化测试方面,Android端有基于UiAutomator的Bootstrap.jar,iOS端有基于XCUITest的WebDriverAgent,鸿蒙还没有类似的框架
2. 解决开发语言单一的问题。在鸿蒙生态中,UI自动化测试需要使用ArkTS语言开发,这无疑抬高了Case开发的门槛。鸿蒙端迫切需要一个测试框架能像Bootstrap.jar和WebDriverAgent那样承担起网络转发操作执行的角色,实现后鸿蒙端UI自动化测试将没有任何语言限制
3. 解决跨应用测试的问题。在鸿蒙生态中,UI自动化测试代码属于APP代码工程的一部分,强耦合,且只能测试本应用,导致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增高。鸿蒙端迫切需要一个测试框架能像Bootstrap.jar和WebDriverAgent那样根据接收到的动态指令随时启停和测试任意一个APP,彻底破除测试APP单一限制
4. 为鸿蒙端UI测试的智能化提供眼睛和手,不管是基于传统模型还是多模态大模型的UI智能化测试,模型智能发挥类似人大脑的作用,仍然需要通过UI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屏幕图像、元素树等接口“看到”设备当前的UI,再通过点击、滑动等接口操作设备UI
5. 鸿蒙端有了自己的开源UI自动化测试框架,才能有机会融入类似Appium那样影响力大、活跃度高的UI测试开源社区,进一步扩大鸿蒙的影响力。
1. 背景
1.1 概念介绍:什么是UI测试?UI手动测试、UI自动化测试
1.2 Android端的UI自动化测试,基于UiAutomator的Bootstrap.jar中实现了一个继承自UiAutomatorTestCase的自动化case,case里启动一个SocketServer监听4724端口用于对外界服务。APPium就是基于这个jar包的,通过adb工具push这个jar包到手机端后,通过 uiautomator runtest AppiumBootstrap.jar -c io.appium.android.bootstrap.Bootstrap命令启动,然后就可以通过4724端口给手机端发送截图、点击等指令了
1.3 iOS端的UI自动化测试,基于XCUITest的WebDriverAgent是由Meta(原Facebook)推出的开源框架,现在由Appium社区维护,其本身是一个iOS端的APP工程,并且新建了一个UI Test Runner这样一个可以单独运行的专门用于UI测试的bundle实例,该实例启动一个HTTP Server,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执行截图、点击等UI操作
1.4 鸿蒙端的UI自动化测试,在鸿蒙APP的工程目录entry/src/ohosTest下,基于鸿蒙SDK提供的UiTest库,用ArkTS语言开发,UI测试APP与被测APP以两个独立APP的形式存在,独立的安装包,独立的图标,但是共用一个Bundle,使用BundleId卸载APP时,一条命令两个APP都会被卸载,二者强绑定。
2. 要解决的问题
2.1 开发成本高,开发UI自动化测试需要安装鸿蒙端APP的整套开发编译环境,包括SDK、IDE、编译工具等
2.2 维护成本高,测试APP和被测APP分别属于QA和RD两个以上的团队,但是在同一个工程,两个APP需一起编译签名,相比QA自己维护一个独立的测试APP工程,维护成本增高
2.3 开发语言单一,只能使用ArkTS,相比学习使用全新的ArkTS语言,如果能够使用QA常用的Python、Java等语言编写鸿蒙UI自动化测试Case,QA转向鸿蒙开展工作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2.4 不支持跨应用测试,在鸿蒙的机制中,测试APP和被测APP是同一代码工程开发,且通过BundleId强绑定,当被测APP在前台,测试APP在后台时,测试APP可以正常运行,后台资源不会被系统回收,但是,如果位于系统前台的是被测APP之外的任何其他APP,位于后台的测试APP资源就会被回收,不仅无法进行后台网络通信,也无法执行UI测试操作。
3. 具体实现        
3.1 环境(鸿蒙SDK、Python3)安装和HDC介绍
3.2 架构图
3.3 通信方案的选择:Socket、HTTP、Websocket、RPC
3.4 Python客户端的设计亮点:同时支持链式调用和合并调用
3.5 ArkTS服务端的实现基础————鸿蒙UiTest库介绍
3.6 UI自动化测试Case编写样例:APP启停、单元素定位、多元素定位、点击、互动等
3.7 数据流程图
3.8 功能纵览:已经支持的UI操作、待实现的Ui操作、所有UI操作的实现方式(hdc shell或者UiTest库或者二者兼具)
3.9 UI操作接口性能汇总,在具体的PC配置和手机型号的环境下,各个接口的耗时统计
3.10 应用场景:功能测试、Monkey测试、智能测试、云真机。
4. 未来规划
4.1 支持更多的功能接口
4.2 开发更多语言的客户端:Java、Golang等
4.3 邀请更多的同仁,共同完善该框架。
1. 本框架开源,听众可以拿来即用
2. 启发跨语言测试工具的开发思路
3. 启发跨应用测试工具的开发思路
4. 在鸿蒙端凡是设计获取手机UI信息和程控操作手机的场景,比如AI智能测试、云真机等,都可以借鉴或使用本框架,少走弯路
5. 降低了鸿蒙端UI自动化测试相关开发的门槛,有了本框架,听众可以不了解鸿蒙的开发环境,可以不会ArkTS语言,如果使用Python开发自动化,可以直接使用,如果使用其他语言开发自动化,也可以省去鸿蒙端测试APP的开发,根据通信协议使用其他语言开发一个Socket客户端即可。
内容大纲
听众收益
徐杨
阿里巴巴 测试开发专家
阿里巴巴淘天集团测试开发专家,目前主要负责手机淘宝基础架构测试开发工作,在性能体验、性能工具、客户端自动化等领域有多年沉淀,同时担任软件绿色联盟技术标准组评审专家。
待定
待定
手机淘宝内存治理探索与实践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购物体验,手机淘宝业务复杂度在不断上升,基础链路视频和内容化的引入,二三方小游戏、AR业务等高内存业务在各个场景的广泛应用,都让手机淘宝的内存水位变得岌岌可危,客户端稳定性和体验受到严重挑战。
内存度量:自建线上内存精准度量体系,内存指标接入AB实验度量优化效果,建立内存劣化监控告警机制
内存验收:内存标准部分增加了压栈退栈验收标准,增加WKWebview的验收标准;内存泄漏部分自研双端内存泄漏检测工具,建立常态化内存泄漏打扫机制
内存诊断:线上内存Dump还原用户泄漏现场,内存警告时上报用户路径、内存数据、容器实例,用于快速定位线上大内存问题和泄漏问题
内存治理:提供内存告警接入、全局实例管控、图片弹性回收和页面死亡恢复
收益:内存大盘下降,客户端稳定性明显提升。
提供一个体系化的内存治理思路
内容大纲
听众收益
程浩宇
bilibili 用户生态技术质量部负责人
bilibili用户生态技术质量部负责人,目前主要负责APP和WEB端C端功能的质量保障,以及自动化测试、稳定性测试、性能测试等质量专项方向的建设工作。毕业后曾就职于百度公司,从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方向的测试工作。
待定
待定
哔哩哔哩鸿蒙版质量保障经验
基于新系统开发一个新方向的终端,业界无成熟经验可参考,如何设计质量保障体系迅速落地,以及建设专项测试能力来提升覆盖和效率。
1. 鸿蒙系统背景
   1.1 大概介绍下鸿蒙系统及发展历程
   1.2 大概介绍下鸿蒙系统设计及开发框架
2. B站鸿蒙版本
   2.1 为什么要做B站鸿蒙版,介绍产品形态和目标定位
   2.2 大概阐述基于鸿蒙开发套件的技术架构方案
3. 构建B站鸿蒙版本质量保障体系
   3.1 质量左移,推进上下游协作方质量内建意识
   3.2 测试方案,如何针对特定领域和功能梳理测试案例、规范测试流程、解决新环境带来的差异化痛点和测试基建问题
   3.3 测试专项,建设落地自动化测试、稳定性测试、性能测试,通过测试专项的开展提升覆盖和效率
   3.4 持续集成,持续测试
4. 展望和后续规划
在基于鸿蒙系统测试音视频相关应用的方向上,我们积累了一些业务层、系统内核层的联调测试经验和系统使用方式,以及过程中对于开源测试工具的使用和技术建设有落地产出,可供借鉴和互相交流。
内容大纲
听众收益
李芳
腾讯 高级专项技术测试工程师
在腾讯从事八年多的开发及游戏专项测试工作,先后负责PUBGM和和平精英的客户端性能测试和分析工作、客户端性能测试及分析自动化工具开发及建设工作,当前主要从事和平精英游戏客户端性能专项测试及客户端性能分析自动化工具开发及建设工作。
待定
待定
大世界游戏客户端性能测试及分析自动化探索实践
随着手游的重度化设计、高品质要求带来的性能瓶颈类问题的增多,客户端性能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版本内容更新多,机器覆盖面广,如何在保障游戏画面品质的同时快速提升游戏的性能,加快版本的迭代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次分享在游戏性能自动化测试方面、性能瓶颈自动化分析等方面进做了较深刻的探索及实践,加快了游戏的客户端性能测试、分析及优化工作。
本次分享从游戏开发及测试流程出发,分析各个开发阶段需要关注的性能关键点,结合项目的实践效果,先后讲解了游戏资源性能、游戏地图场景性能、场景及交互性能瓶颈点的分析及优化、商业化性能等的性能测试、分析及验收工作,其中包括:
1.  游戏资源自动化分析,包括资源的大小、规格、材质及性能消耗等方面;
2. 游戏地图性能自动化测试及分析,包括地图的布局、资源LOD的合理性以及各瓶颈点的性能 优化及实践效果等;
3. 游戏场景性能及交互瓶颈点的分析、优化及具体实践效果等;
4. 客户端自动化测试工具在项目中的应用及效果等;
5. 客户端性能自动化分析工具的建设及在项目中的应用及落地效果。
1. 结合游戏的实际实践效果,可以开拓游戏开发者的思路;
2. 部分客户端性能自动化分析工具是业内首创。
内容大纲
听众收益
关注QECon公众号
关注QECon视频号
议题投稿 
lijie@qecon.net  
票务联系 
15901265561  小娟
 
媒体合作
13516196409  皮皮
商务合作
15122643988  木子
购票咨询
15901265561  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