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完成了一套资源战略一致性、战役管理一体化、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体系建设,促进组织协同透明,目标聚焦,赋能业务目
标聚焦辅助决策。
2.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适合哈啰敏捷管理模式的迭代管理模型取代jira、通过和内部系统协同,解决需求、服务、变更、测试活
动管理、过程卡点、缺陷追踪等研测一体化的痛点问题,并提升需求的流转效率降低研发操作成本和无效等待时常。
3. 解决了业务MRD和产品PRD的衔接问题,实现了业务MRD、产品PRD、研发变更一体化的协同能力
4. 通过平台支撑软研人力成本的财务分摊、管理层视角的的看板、技术风险运营、组织效能、研发效能核心指标洞察的能
力,满足各角色不同场景对数据分析的诉求
5. 完成个人工作台的建设,通过任务待办进一步促进需求流转的效率
6. 打通战役、项目、需求、子任务的关联关系,结合极简周报原始工时数据,完成实际资源投入分布数仓,并以此为基础新
增了多项投入/目标不一致的项目风险告警能力
7. 对接内部研发工具平台如服务端发布系统、前端发布系统、移动端发布系统、谛听、扁鹊、cmdb、测试内部各管理工具平
台,通过数据拉取、清洗、沉淀为可度量的指标,完成研发过程和质量和效率可量化
8. 通过收集公司指标现状,结合业界标准,制定一份公司统一指标字典和分层定义,统一指标计算口径,在质量部内部对
齐,逐步成为软研接受的统一口径
9. 开发报表中心,提供丰富的指标配置能力,以及指标下钻分析能力,各团队个人可根据自关心的数据进行面板定义,持续
关注团队、个人的质量和效率指标变化
实际收益:
1. 沉淀一套资源、战役管理、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赋能组织效能透明化目标,技术支撑建立业务&技术作战大盘,引导业
产研更聚焦的投入,清晰量化资源投入及目标达成情况,全年可节省400人日的项目管理成本
2. 平台迭代管理能力全方位替代jira,通过打通内部系统,实现需求自动流转,降低不同角色的协同成本,将进入迭代后需求
平均无效等待时长降低30%,70%的需求或子任务实现自动流转。预计全年可节省1400人日研发操作成本
3. 沉淀各类指标180+、自定义看板560+、自定义图表7500+,预计全年可节省1000+人日数据统计成本,通过数据推进组织
持续进行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寻找效能/流程的瓶颈点持续改进
1. 研发资源投入无法与组织目标关联,无法量化资源投入及目标达成情况。缺少一套资源战略一致性、战役管理一体化、项
目管理的数字化体系
2. 研发流程缺乏治理,流程较复杂,整个产研无法使用统一规范,研发过程效率数据无法量化。消息触达不完善,跨组协同
效率低下。内部系统杂乱,无法协同,信息孤岛较多
3. 业务和产品联动脱节、线下完成MRD到PRD的转换成本高,业务无法及时获取产品PRD的迭代进展
4. 缺少一套从目标管理、项目、需求、迭代、发布、线上问题回溯、过程度量的一体化平台
5. 研发过程的质量和效率无法量化,各团队无法通过数据持续运营,持续改进
6. 研发过程产生的数据散落在各系统,数据收集成本高,难度大,各个系统的业务线维度不同,无法统一分层去量化分析
7. 组织内各项指标缺乏统一管理,本身存在同样的指标计算口径不统一现象,加之各自通过手工拉取计算的数据,数据准确
性和一致性存在风险
通过建立组织目标、战役、子战役、项目、需求、迭代、变更、交付的模型,通过一站式平台实现不同角色、不同部门的协同,提升价值交付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标准化的敏捷流程沉淀过程数据,实现精益组织效率和质量的持续运营
通过哈啰的1000+研发团队的推进和实际落地结果启示遇到类似困境的团队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