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分管数字发展中心,主导极氪数字化转型工作。业务开展初期0-1搭建交付履约数字产品集,聚焦用户体验完成客户车辆的高质量交付。为极氪DTC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后全面构建极氪数字化转系体系,围绕流程,数据,技术,安全,云基建等领域沉淀数字化能力,针对极氪研产供销服全链路生命周期进行数字化使能,推动极氪转型成为智能生命型组织,打造汽车行业创新最佳实践,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
专场出品人:刘昊
专场出品人:马龙飞
极氪智能科技 副总裁
信通院 汽车云工作组组长
信通院汽车云工作组组长,主要从事汽车云、云上软件工程等领域相关标准制定、评估、行业研究与政府支撑工作。牵头或参与编写汽车云标准体系之《汽车行业软件研发效能成熟度模型》、《智能网联车远程运维平台能力要求》《变更管控能力成熟度模型》、《金融业务连续性能力成熟度模型》、《GitOps技术实践白皮书》、《2022中国软件研发效能调查报告》、《2023年度中国企业软件研发管理白皮书》、《企业上云用云实施指南》等行业标准和白皮书。具备多年软件工程领域项目管理经验,发表云计算相关领域专利6篇,软著十余篇。
随着云计算技术应用领域的全面推进,助力各行各业数字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作为其中的典范,经历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迭代发展,在智能网联和数字化的双向赋能下,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向智能化转型,智能汽车通过全新的云上软件工程技术,能够为车主创造丰富的可感知的体验和驾驶体验。在云时代下,软件将重新定义汽车并加速车企软件质量效能双重变革,欢迎各位专家来到汽车行业质效前沿专场,聚焦汽车云时代下“研、产、供、销、服”五位一体全域质效提升的探索,我们将在交流中获得启发,学习进步
汽车行业质效前沿 专场
李柯
吉利 数字质量中台测开技术负责人
吉利-数字质量中台技术负责人,目前主要负责精准测试的开发和落地、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开发,并推动自动化测试的广泛应用,以确保软件质量的高水平高质量交付。
待定
待定
汽车数字转型下的智能精准测试
在当前敏捷迭代的业务系统环境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依靠文档和对系统的理解来判断迭代变更的影响范围,使得测试人员难以精确掌握软件的交付质量。其次,微服务化的业务系统让服务间关系错综复杂,对变更影响范围的确定带来了困难。最后,自动化测试虽然可以提高效率,全量回归的测试用例带来了较高的成本,这在当前追求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尤为显眼。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解决方案,能够使迭代变更更加透明化,实现代码变更的精准回归,并有效地把控迭代变更的影响范围,同时降低自动化测试的维护成本。
1. 接入DevOps工作流,获取业务系统的发布变更,分析确定其影响范围的确定;
2. 建立业务代码和测试用例的关联关系,实现由业务代码变更触发的精准召回用例。
3. 收集并分析业务代码的覆盖率信息,验证精准测试结果,回补用例,实现精准测试的良性闭环。
4. 从测试结果上来看:数字产品交付项目的BUG逃逸率从2%降低到1.03%,代码覆盖率从35%提升到90%。

精准把控迭代影响面,实现测试人员的降本增效。
内容大纲
听众收益
孟宁
中国科大系统软件研究中心 主任
驭迪车辆柔性验证平台团队负责人,主要负责将六轴动态车辆仿真台架、3D虚拟路况驾驶体验、整车系统ECU和汽车软件开发IDE,以及IPB被测台架等整合起来,让车辆研发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可以在整车系统环境下进行验证,将MIL、SIL、HIL、DIL等传统验证方式有效融合,通过驭迪车辆柔性验证平台提升车辆研发全生命周期的研发质量和研发效能。
待定
待定
提升车辆研发质量效能的工具研发实践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域控的方向发展,以及频繁OTA系统更新的需求,车规级的汽车安全质量保证和快速研发迭代的市场竞争需求成为整个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汽车行业的痛点,因此汽车行业迫切需要能有效提升车辆研发质量效能的工具技术体系。
为了有效提升车辆研发质量效能,需要在CI/CD流水线的基础上建立车辆研发质量效能的工具技术体系,具体包括:
1. ECU功能仿真平台;
2. 车辆柔性验证平台;
3. 云原生智能集成开发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报告将介绍一些正在研发的新工具新方法新理念,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
内容大纲
听众收益
路娟
bilibili  资深测试开发工程师
哔哩哔哩 资深测试开发工程师,目前主要负责哔哩哔哩车载端业务测试,涵盖Linux、Android应用,在车载测试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同时对服务端架构体系熟悉、擅长自动化、Android性能专项测试。并在日常车载端业务测试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毕业后曾就职过美团,从事POI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质量保障工作等。
待定
待定
B站车载端应用质量建设
1. 行业背景
    1.1 主要介绍车载娱乐化软件发展历程以及常见的车载娱乐音视频软件
2. B站车载应用发展
    2.1 b站车载APP发展的探索历程、特色功能和现状
3. 车规级APP和普通app的差异
3.1 功能架构不同 =》 带来的测试流程的不同和兼容性测试关注点的不同
3.1.1 功能中有哪些不同具体的介绍 & 其背后实现逻辑的介绍;
3.1.2 app端质量由多个团队构成=》车载端独有的渠道测试流程介绍
3.1.3 兼容性测试的独有关注点 & 具体案例介绍;
3.2 宿主环境的不同(车载操作系统+ 车载设备+车载运行环境(移动场景))
3.2.1 车载操作系统&车载设备参数介绍
3.2.2 对网络测试以及app端稳定性测试要求比较高=》突破原始C端的稳定性测试,建设更加符合车载场景的稳定性测试方案(网络变化、盘控+声控+语音指令 随机化)测试过程发现了xx例问题
3.3 对app性能要求比较高。=》 性能标准场景确定 车载设备参数前置收集过滤不适合接入渠道。性能场景自动化测试;并建立内存泄露检查专项;发现性能问题xx;内存泄露问题xx;拒绝接入渠道2+;
3.4 通常是主app的一个演进版本(服务端的角度)&车企侧具有质量协议的要求&在降本增项的前提下,服务端自测比例提高:
3.4.1 质量协议中通常会包含 服务端和客户端两大部分,客户端通常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验证;
3.4.2 服务端的专项建设更有利于提效与发现问题:服务端自动化+DIFF+线上监控建设+服务端故障演练,相关建设的出发点、实现方案以及过程中发现问题;相关的典型问题举例(发现一些常规测试无法暴露的问题以及有效的监控到各方变更的改动)
1. 了解车载应用诞生的行业背景
2. 了解b站车载的发展与特色
3. 了解车载应用的质量痛点与解决之道
听众收益
杨雨菡
上海控安可信软件创新研究院高级产品经理
上海控安可信软件创新研究院高级产品经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从事物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熟悉智能网联汽车身份认证、物联网数据隐私保护与协同计算技术,参与多项车联网安全、物联网数据隐私保护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企业基金项目研究,已发表中科院一区SCI期刊论文及EI会议论文多篇。
待定
待定
智能网联新时代—汽车数据安全合规关键技术
随着车联网的智能化、共享化和网联化发展,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功能需要不断采集和传输车辆环境数据、工况数据以及驾乘数据等信息,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可能导致汽车数据劫持和隐私泄漏等安全风险。随着国内外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的法规与标准的落地,车联网数据安全合规技术对汽车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次分享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生命周期中的数据传输、共享与使用等关键流转环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风险,以国内外法规和标准为主要依据,分析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和隐私合规需求,分享车辆数据传输与共享过程中的跨域匿名化认证、数据安全交换、条件隐私保护等安全防护技术,为网联汽车数据的合规使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帮助汽车厂商理解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合规要求,在建设和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与防护体系中提供参考。
内容大纲
听众收益
关注QECon公众号
关注QECon视频号
议题投稿
Speaker@qecon.net    
票务联系
18611377287  马静  
媒体合作
13516196409  皮皮
商务合作
15122643988  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