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场:OpenHarmony
本次专场将围绕但不局限于 “应用自动化测试、OpenHarmony开源操作系统测试、AI辅助研发” 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介绍OpenHarmony开源操作系统测试及工程能力构建实践。通过本次会议,我们旨在为参与者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他们快速高效,高质量的完成OpenHarmony生态产品及应用开发、测试,确保软件的高质量交付,助力OpenHarmony生态繁荣。
专场出品人:王俊涛
华为资深工程工具专家 OpenHarmony测试团队技术负责人 测试SIG成员
2012年加入华为,先后负责过终端设备的平台与应用软件开发、测试与认证、工程工具的设计与研发项目,2019年带领团队参与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从0构建起OpenHarmony的DT测试工具,SmartPerf系列性能调测调优工具集等,建立了从开发自验,测试到调优的一整套工程工具体系。
丁炳文
华为OpenHarmony
性能测试工具专家 测试SIG成员
华为OpenHarmony 性能测试工具专家,吉林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毕业后入职华为,负责重点应用鸿蒙化和鸿蒙性能领域工作,涵盖鸿蒙性能检查工具设计交付、高性能检查规则实现,致力于通过易用性工具帮助开发者提前识别并解决性能问题,助力应用鸿蒙化、高性能化进程推进。
擅长领域:应用性能
待定
待定
OpenHarmony应用动静态性能检查工具
本次议题主要介绍OpenHarmony应用动静态性能检查工具检测能力,开发和测试人员如何利用动态体检工具检测出应用中卡顿、时延不达标、函数耗时等问题,并结合静态代码扫描工具定位到具体性能问题代码实现逻辑,帮助开发者写出更高性能的代码和应用。

内容大纲
1. 原生应用性能问题识别修复的痛点和挑战
2. 动静态性能检查工具检测能力介绍
    2.1 性能问题概览
    2.2 性能工具集概览
    2.3 高性能静态代码工具架构简介
    2.4 高性能静态代码检测能力介绍
    2.5 应用体检工具架构简介
    2.6 应用体检工具动态检测能力介绍
    2.7 动静态性能检测工具能力覆盖
3. 动静态性能检查工具实践案例
    3.1 典型案例介绍
    3.2 应用改进前后收益对比
4. 应用动静态性能检查工具未来演进方向

听众收益
通过本次分享,OpenHarmony开发者可以掌握动静态性能工具的使用方式,在开发早期快速识别性能问题和修复,避免问题流失到开发后期从而导致定位和修复成本增加。
滕明轩
华为OpenHarmony
图形测试开发专家 游戏工作组SIG成员
华为OpenHarmony 图形测试开发专家,毕业于多伦多大学计算机和数学系,毕业后专注于OpenHamrony图形和游戏领域,项目涵盖游戏引擎适配,游戏性能优化,游戏自动化测试与分析,图形算法优化等。
擅长领域:游戏性能分析与优化,图形算法
待定
待定
图形游戏测试分析能力构建与深度优化工具
重载游戏性能提升与质量看护工具,本议题主要介绍基于shader的重载游戏性能提升与画质检测工具。

内容大纲
1. 重载游戏优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2. 如何进行游戏通用分析优化
    2.1 游戏性能分析的逻辑与框架
    2.2 游戏问题快速定位的方法与思路
    2.3 游戏优化的相关案例
3. 重载游戏深度优化工具的构建
    3.1 工具流程的介绍
    3.2 工具具体原理展开(Shader提取) 
          3.2.1 通过录制和回放gles与vk指令,进行shader的提取
          3.2.2 为确保提取shader的正确性(质量),对shader进行重载率的计算 
          3.2.3 如何获取drawcall的时间 
4. Shader的简化 
    4.1 Shader简化的算法与原理 
5. Shader简化后如何保证画质 
    5.1 画质检测流程和算法 
    5.2 帕累托模型迭代
6.重载游戏深度优化工具效果展示

听众收益
通过本次分享,三方开发者可以了解重载游戏分析优化的通用流程,并且了解基于shader的深度优化方法。
金海
华为OpenHarmony
性能测试工具专家 兼容性工作组SIG成员
华为OpenHarmony 性能测试工具专家,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入职华为,负责过通信产品软件自动化框架能力构建,近四年专注于鸿蒙系统工程工具能力构建,带领团队完成OpenHarmony性能调测调优工具链体系品牌HiSmartPerf的设计开发,帮助系统及应用实现高性能极致体验,助力鸿蒙生态蓬勃发展。
擅长领域:工程工具
待定
待定
应用自动化性能测试能力构建实践
本议题主要介绍应用性能自动化测试流水线构建中系统底座相关能力介绍以及厂商自动化流水线实践经验分享。

内容大纲
1. 三方应用性能测试现状及痛点
2. OH性能采集底座能力介绍
    2.1 各项性能指标自动化实时采集能力
    2.2 时延、帧率等场景化性能指标自动化测试能力
3. 基于SP的性能流水线构建实践
    3.1 各类性能用例场景自动化方法经验分享
    3.2 自动化效果与收益对比
4. 演进方向

听众收益
通过本次分享,三方应用开发者可以了解性能自动化流水线搭建,助力应用性能提升。
Afanasyev Vadim
华为 俄罗斯编译器高级专家
图形工具专家
高级QA和DevOps经理,拥有19年软件测试、QA管理、项目管理、发布管理和DevOps经验。负责测Camfrog Messenger和Manycam工具的质量。确保了德意志银行著名Autobahn交易平台和监管报告的质量。最终,德意志银行的监管报告质量评级从全球所有投资银行的第14位提升至第1位。
目前负责华为OpenHarmony操作系统组件(如运行时、编译器和工具链、虚拟机、UI框架、ArkTS新编程语言生态系统、图形工具等)的QA和持续交付实践。负责分布式团队管理。拥有丰富的研发、科研合作项目管理、外包团队管理经验。
待定
待定
从不稳定到稳定:基于ArkTS的Flaky缺陷治理
本议题主要介绍稳定性流水线以及在 ArkTS 运行时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面对流水线测试中自动化用例概率失败的现象。

内容大纲
1. 绿色主干原则
2. 持续集成实践
3. 测试覆盖和可追溯
4. 基础设施
5. 稳定性问题类型
6. 不稳定问题查找器
7. 如何找到错误的提交 

听众收益
通过本次分享,OpenHarmony开发者可以了解版本构建流水线质量看护的一些优秀实践,助力应用的稳定发布。
白桂荣
华为 AI技术专家 自然语言处理算法专家
华为算法工程师,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毕业后入职华为,专注研发智能化相关领域工作,涵盖代码检视、解释、注释、调试、mr摘要生成、ai搜索等任务,助力鸿蒙研发作业效率和效能提升,重点负责自动化鸿蒙存量与增量代码的智能检视业务。
擅长领域:软件质量评价和软件作业效率和效能提升
待定
待定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代码检视在OpenHarmony场景的探索与实践
本议题主要介绍大模型在助力OpenHarmony代码检视中取得的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

内容大纲
1. 大模型对代码进行智能检视的现状与挑战
    1.1 智能代码检视的价值
    1.2 高质量语料匮乏的情况下的模型建设思路
    1.3 如何降低模型产生的误报
2. 大模型对OpenHarmony代码产生检视意见的实践
    2.1 增量与存量代码的智能检视实践
    2.2 数据飞轮迭代
3. 针对OpenHarmony代码进行智能检视的演进方向
    3.1 项目级代码建模
    3.2 检视意见质量预测
关注QECon公众号
议题投稿
lijie@qecon.net
商务合作
151-2264-3988  木子
票务联系
135-2067-8913  郭梦媛
媒体合作
135-1619-6409  皮皮
添加QECon小助手,获取
会议最新资讯
购票咨询
13520678913  郭梦媛
服务总线
400-183-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