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交付的挑战:
1. 更好的用例质量:测试用例的编写质量往往受到测试人员个体差异的影响。每个测试人员的专业技能、对系统的熟悉程度以及过往的测试经验都有所不同,这导致了测试用例的质量参差不齐。
2. 更高的交付效率:随着项目迭代速度的加快和测试用例库的膨胀,快速定位和复用合适的测试用例变得愈发困难。庞大的测试用例库使得搜索特定用例的时间成本增加,特别是在处理复杂需求时,其中可能包含众多分支和详细复杂需求时,其中可能包含众多分支和详细步骤,这无疑加大了查找和管理的难度。此外,测试用例的复用率降低意味着更多的重复工作,降低了测试编写的效率。
思考方向:
大模型通过学习大量的历史测试用例和相关文档,理解需求和系统特性,自动生成或辅助生成测试用例。这不仅可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测试用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还能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加速测试用例的创建过程,节省时间和资源。更重要的是,大模型能够根据项目的变化和新需求,动态调整测试用例,提高其复用性和适应性,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快速迭代的项目。
内容大纲
1. 大模型时代对于质量领域的思考
1.1 质量交付的挑战
1.2 大模型对测试用例编写的革新
2. 如何让大模型理解我们的工作模式
2.1 提示词方式
2.2 RAG方式
2.3 微调方式
2.4 各种方式的优劣势总结
3. 如何构建测试用例生成智能体
3.1 智能体建设
3.2 实施难点及解决方案
3.3 分领域的智能体建设
4. 如何实现智能体与质量流程紧密协同
4.1 用例业务领域设计
4.2 用例采纳与精细化
4.3 用例智能编写演示
5. 业务结合情况介绍
听众收益
1.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何通过提示词、知识库、微调等方式让大模型理解我们的被测系统,以提升用例生成效果;
2. 测试智能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智能体如何与质量流程协同以提升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