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传统的UI自动化测试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这种方式通常依赖于人工编写测试场景,导致在不同机型和OS间实现兼容性时,需要进行全面的适配工作,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复杂性。其次,执行自动化测试往往依赖于代理(agent),而这些代理的OS兼容性和执行稳定性往往存在不足,进而造成测试运行的不稳定性。此外,测试执行时间较长,且由于场景编写的工作量大,导致整体的资源消耗显著增加。这些痛点严重影响了测试团队的工作效率以及产品的交付质量。为了提升测试的可靠性和效率,有必要探索更为先进和灵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内容大纲
1. 背景介绍
1.1 业务背景及需求分析
1.1.1 生态环境下的稳定性诉求:不同开发者提交的应用质量参差不齐,未受到严格审查,可能存在恶意代码、
合规及安全隐患
1.1.2 跨平台兼容性诉求:由于渲染引擎和系统资源的差异,可能导致应用在不同设备上的界面和功能表现不一致
1.1.3 用户体验诉求:设备硬件性能、操作系统版本及定制化的用户界面等因素影响了用户体验
1.1.4 速度诉求:业务迭代频率加快、部门提效诉求
1.2 行业解决方案现状调研
1.2.1 评估当前主流 UI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局限性,包括:成本问题、适用性、维护费用高,尤其是在大规模产品迭代时
1.2.2 行业新兴模型成果
1.2.3 前沿论文落地成果
2. 技术探索
2.1 应对移动端多模式开发中控件识别差异
2.1.1 结合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与传统原生控件识别方法,开发出一种混合识别框架
2.2 解决大模型遍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2.2.1 结合图论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设计高效的场景遍历引擎
2.3 自动化预期结果标记与校验的实现
2.3.1 构建整合传统图像处理算法与大语言模型的自动标记系统
3. 实践成果
3.1 系统架构落地
3.1.1 描述新框架的设计理念、技术栈选择以及架构构成要素,着重介绍其灵活性与扩展性
3.2 应用案例与成果展示
3.2.1 分享具体项目案例,展示所用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其给项目带来的实际效果
3.2.2 量化指标展示:对比实施前后的测试周期、资源消耗及缺陷率,明确成效
4. 技术延伸
4.1 通用适配性方向的探索
4.1.1 规划如何进一步扩展框架以支持更多的应用
4.2 算法优化与升级路径
4.2.1 探讨未来如何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现有算法进行迭代,以应对复杂和不断演进的测试需求
听众收益
根据上述要点,听众可以获得以下收益:
1. 全面场景覆盖的启发:通过将图论与大模型结合的应用,听众可以学习如何优化测试策略,以实现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场景覆盖。
2. 提升测试有效性的借鉴:结合目标检测算法和传统控件识别的实践,听众可获得提升自动化测试有效性的新思路,从而推动自身测试工作的进步。
3. 减少人工干预与提高交付质量的直接采用:听众可以参考传统图像处理与大模型整合的成功经验,从而减少人工干预并显著提升产品交付质量,避免在测试阶段遇到的常见问题。
4. 少走弯路的最佳实践:通过分享上述技术的实用案例,听众能够有效借鉴成功的方法论,在自身项目中减少试错成本,提升测试流程的效率和效果。